【社會復常】幼稚園、小學生家長爭論不休 疫苗接種嘉許計劃 教育界不表樂觀

截至9月20日,5至11歲兒童一針未打的人數有5.9萬,6個月至4歲間有11萬人,政府呼籲家長盡早為子女安排接種。

為提升學校接種疫苗比率,政府8月底接連宣布「學校疫苗接種」嘉許計劃,以及中學11月起須有9成學生打齊3針才可全日面授課等措施,而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更由12歲降至5歲。不少家長抗拒政府向小童「谷針」,教育界普遍反映嘉許計劃作用不大,認為只要家長對疫苗有信心,便會為子女安排打針,相信加強宣傳及彈性到校接種安排反而更有效。

文:葉佩瑜 圖:黃冠華

教育局推出多項措施推動學生打針,包括「學校疫苗接種」嘉許計劃。
教育局推出多項措施推動學生打針,包括「學校疫苗接種」嘉許計劃。

隨着新學年正式開學,教育局於8月底發出最新指示,各校由9月1日起,要每月呈報全體教職員及學生接種疫苗人數等相關資料,並要求學校主動接觸仍未接種疫苗或未打齊針的學生,了解其關注及困難,勸喻並協助有需要學生盡快接種疫苗。

新措施全面提升學生打針比率

政府推出「學校疫苗接種嘉許計劃」,學校按學生接種比率,會獲得不同的嘉許。
政府推出「學校疫苗接種嘉許計劃」,學校按學生接種比率,會獲得不同的嘉許。

當局同時推出「學校疫苗接種」嘉許計劃,如9成或以上學生打齊3針疫苗,可獲金獎;8成或以上至不足9成則獲銀獎;7成或以上至不足8成則獲銅獎。學校會獲得當局頒發的獎狀,頒獎分別在今年12月及明年2月、4月及6月舉行,取得金獎3次或以上的學校將獲得白金獎 。

另外,當局亦宣布,為了全力提升學校接種疫苗比率,個別中學如有意於11月1日或以後,為全校或個別級別學生安排全日面授課堂,打齊3針的學生必須達到全校或該個別級別可接種疫苗的學生人數的9成或以上。10月起,學生如要在校內進行不戴口罩的課外活動, 亦必須打齊3針。此外,政府更在近期將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由12歲降至5歲。

於網上不難看見家長對「谷針」爭論不休,在「香港討論區」中,有網民張貼以上措施的新聞,回應有大量負面批評,反對政府強行「谷針」。不過,亦有小量家長認為「谷針」無問題,有網民說:「谷針無問題,唔該放鬆埋政策,例如除口罩,學校運動堂可以除口罩,恢復番啲學校活動例如陸運會,秋季旅行。」更有人指「真正關心子女,明白事理嘅家長一早已經幫仔女打咗針」、「其實唔打咪冇通行證,冇乜野好嬲,講真叫小朋友打針都係保護佢哋,依家都只係一視同仁」。

朱國強:嘉許計劃對焦錯誤

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就認為,教育局推出「學校疫苗接種」嘉許計劃,原意是好,希望令更多學童及早接種疫苗,減低重症。不過,接種與否決定權在家長及學生。透過獎勵方式,是否有成效都不知道。朱國強曾在校長群組問過不同校長,普遍都覺得嘉許計劃有少少奇怪,其實要「谷針」應該從宣傳教育方面着手,大家都覺得對焦有點錯誤:「但不要緊,既然都決定了舉辦,我們都可以儘管試下,看看成效是否好。不過,我相信嘉許計劃只能夠是額外輔助,令家長對疫苗信心提升才更重要。」

朱國強提到,明白不少家長對接種疫苗感擔心,他們擔心打針後可能對孩子有後遺症,又或是打針後會引發一些徵狀:「我一直都有向政府反映這些意見,我相信政府應該多為家長提供資訊,特別是找專業人士及疫苗專家講解,才可令家長釋除疑慮。」

中學3針9成相信不難達成

朱國強認為不打針的學童仍可在校外進行其他活動,其權利並無被剝削。
朱國強認為不打針的學童仍可在校外進行其他活動,其權利並無被剝削。

當局由11月起,提高中學可全日面授課的要求,由原本學生打齊2針人數達9成,提高至要打齊3針。朱國強表示,現時中學打針率幾高,12至19歲的3針接種率為53%,2針達96%,反而3至11歲兒童3針接種率只有10.5%,情況不算太理想:「我覺得為了減低風險,為了大家健康着想,政策推得稍為急一點都有好處。我不反對要大家在1個月內做到,因為其實都有個『走盞期』,如果未夠時間要打,那段期間可以豁免。」

朱國強無聽說過學校擔心達不到9成指標,既然學生願意打2針,證明接受程度高,估計要達到3針9成不是太高難度。反而幼童方面令人更擔心,因為越細個小朋友,家長就越緊張,相信比例好難提高。他希望當局能聽取學校及家長意見,例如可否提供彈性措施,特別是為中六要準備應考DSE的學生多想想,課程已很緊張,如果只因個別學生未能打針,可否仍提供豁免?或讓學校有自決權作彈性處理等等。

新措施10童打針就可安排

「我覺得要同時間為學生提供便利,例如由政府發動宣傳,或者與學校合作,組織疫苗接種日等等。」朱國強說,到校注射方面,原來要人數較多才可以做,最新措施只要有10個學童打針都可以安排,他覺得這是好政策。

期望不再需要疫苗通行證

由10月1日起,學生要打齊3針才可參與課外活動。
由10月1日起,學生要打齊3針才可參與課外活動。

目前跨境學童回港開學率不到一成,好多仍留在內地,部分甚至已放棄香港學位。有些就兩邊學位都有,先在內地上課,但保留香港學位,類似休學狀態。朱國強表示,這些學生期望通關後就立即回港讀書:「跨境學童流失,對學校招生開班影響好大,『殺校潮』已發生,希望當局可採取不同措施,幫助學校穩定班數。」

朱國強強調,打針又好、不打針都好,都是家長與學生的個人選擇,部分人可能有疾病或特殊原因不方便打針,不能夠強迫:「我希望政府又好、學校又好,可以讓沒有打針的學生有更多空間,盡可能為他們提供一個公平、全面學習的機會。」

陳狄安:課外活動參與影響決定

陳狄安認為疫後全面恢復不同活動,部分學校或會投放更多資源發展科技教育,故令營運成本增加。
陳狄安認為疫後全面恢復不同活動,部分學校或會投放更多資源發展科技教育,故令營運成本增加。

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就提到,學校疫苗接種嘉許計劃,只是鼓勵大家打針的一種方式:「我的看法是,學校無論如何都會鼓勵,但是否打針,又或者大家打針目的是否想拿金銀銅獎,我想又未必是。相信家長對打針有自己考慮,有自己時間表,未必會因為獎勵計劃而改變。」

陳狄安解釋,將來參加學界運動比賽、音樂比賽、STEM及朗誦比賽等等,都可能要在外面指定處所舉行,現時香港大部分指定處所都要以『安心出行』進出,無論如何都要打齊3針,這方面反而直接影響學生是否打針的決定。」

家長看法各有不同

被問到對「谷針」的看法?陳狄安認為,始終打針是個人意願,因為是入侵性治療或預防,所以好難強迫性執行,只能增加誘因 :「譬如好似之前,點解過往較少人打針,之後2針9成卻越來越多?第一肯定是學界裏面有活動,要打齊2針才可參與,部分人可能會受朋輩影響,好似打波不夠人等等,好多類似情況。」

陳狄安評估,現時政府已就打針提供好大誘因或要求,如果一個人不打針,幾乎不能出街到其他地方或處所,如商場及食肆等等。中學生是年輕人,有自己社交生活,既然不打齊3針很多地方都去不到, 他們會有自己考慮。

相信開學後打針率回升

早前教育局數據顯示,暫時有240幾間學校,大部分可以全校全日面授;部分則是個別級別可以全日面授。陳狄安擔心新措施會拉低有關數字:「要去到3針9成,數字會更低,相信大部分學校都仍然在收集數據。」他相信隨着學校開學,不排除學生的打針率慢慢會進一步回升。

陳狄安認為,過去一段日子長時期上網課,對學生有很大影響,不過不是學術上,反而是成長、與人溝通以及守秩序方面:「見到新近由小學升上中學的學生,以上的發展都比往時的學生弱了點,因為以往有全日面授及不同活動,學生有更多學習及交流機會。」陳狄安承認,教育界人士都希望學生的學習生活或校園生活,可以盡快重回正軌,不希望再見到停課發生。

最新文章